2020张江男女在上财丨上财MBA图鉴
2020张江男女在上财丨上财MBA图鉴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张江
男女在上财
SUFE MBA
张江,“中国硅谷”,“中国药谷”。
从建设之初的“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到如今的“蓝天梦”、“未来车”和“数据港”,张江是走在中国创新最前沿的探路尖兵,彰显着上海想在全球卓越城市中问鼎的雄心。
科技、制造、贸易、高端服务......此时此刻,中国最聪慧和最有干劲的一拨人,正在这一条条熠熠生辉的产业链上,谱写和创造着张江和自己的命运与传奇。
其实每年入学的Sufers中,约有5%来自张江。去年的张江男女在上财(I),就带领大家走进了。但其实更多也在张江,为了国家在高精尖领域的不断进步倾力贡献着智慧和青春。
他们具体在哪些领域和企业工作?为什么选择来到上财MBA?上财的学习又从哪些方面助力他们的职业发展?
希望这篇2020张江男女在上财能带你答案。
先来一睹@上财MBA的
张江男女小数据
那么,关于他们的故事
是如何的呢?
我是一名新上海人,也是一名典型的“张江人”。
毕业后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14年,从职场新人到管理近30人的团队,所在企业从当初30人的事业单位转型成为即将准备科创版上市的700人集团企业。这里见证了我的职业蜕变、孵化了一家生物医药CRO企业的快*长、更速写了张江与国家医药科技的腾飞图谱。
在张江,不得不提的就是其生物医药的核心行业――张江药谷。在这个大部分优势企业集中在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的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内,CRO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进程中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的组织或机构)已由上世纪90年代末建立之初的18家发展到今天的80余家。我所在的企业也作为最早扎根张江的CRO,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始终保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生物医药的黄金十年,身处张江药谷的核心圈内,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全球疫情肆虐,疫苗与健康问题凸显。而医药的发展早在近十几年国家系列*和重大专项等扶持下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公司每年合同增长额达20%-30%的情况下,我深刻感知了高速发展的企业规模需与之匹配的个人能力。因此我来到了财大,希望通过在上财EMBA的学习帮助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从生物医药行业的专业视角结合财大的财务金融的国际领先的教学,找到企业市场化运营的逻辑及规律,从而有能力参与企业市场和运营战略规划的制定,并主导落实实施。
有人说“未来上海发展不看陆家嘴,看张江,张江是未来上海腾飞的关键。”想当年,张江从当初的“小张江”到了现在的“大张江科学城”,从当初的农田郊区发展成为今日的中国“硅谷”“药谷”――我常暗自庆幸当初选择并坚定留在这里,在过去、更在未来,继续见证国家科技腾飞带动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每一步。
工作十年,张江十年,我算是人们口中地地道道的“张江男”。
从郭守敬路到学林路,工作地址几经变迁,见证着张江这十年来的飞速发展。虽不像陆家嘴那般高楼林立,但这里也汇聚了30万来自全国各地科技领域的年轻才俊,有着属于自己的时尚品味和格调。
十年间,我一直扎根在张江具有代表性的手机通讯行业,传音控股,一家主营非洲市场并开始往南半球及东南亚市场发展的全球型手机生产厂商。去年,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于公司和个人都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机会总是更加青睐早早做好准备的人。在上市之前,我早已有了学习更多金融和管理知识的想法。从初出茅庐专注技术的设计师到带20人的设计团队再到现在需要与上百人打交道的产品经理,一个技术人员成长为职业经理人不仅需要以专业技能为支撑,还需要对市场、研发、测试、上线、营销、数据跟踪及优化等产品生命周期整个过程的全盘把控。选择上财,不仅是出于财大在工商管理学科深厚的积累和国际领先的排名,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我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局限,与更多不同工作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来对产品迭代全流程的方方面面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人就像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的输入与输出以维持系统的健康运行。无意间翻起自己的朋友圈,阅读和运动打卡占据了所有时间。于我而言,阅读是输入的过程,通过阅读让我进一步了解商业运作本质;运动是对外输出,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急需一个合适的发泄点。
在财大学习的这一年同样也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头顶着“张江”的标签,与“陆家嘴”、“漕河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同学们进行着圈层的交流,圈子之间有碰撞也有共鸣。开放并包的环境让我认识了不同的人,也让我的职业之路走得更加宽广。
时常有人吐槽:“做HR难,在张江做HR更难,因为要跟程序员打交道。”
我不这么认为。
我眼中的张江,有着一条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道路,漫步于铺满梧桐树叶的垂柳河畔,没有了闹市的喧闹,可以让人更加专注的思考。这里汇聚了IT/通信领域的顶尖人才,或许与你擦肩而过的跑者就是海归院校博士,或许路旁那看似平淡无奇的小哥就是精通GO/PHP/Python的500强高级工程师。
越是高端人才汇聚,对高端人才的渴求越是有增无减。
深耕互联网行业人才发展多年,我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一类是大数据算法类人才,一类是复合型管理者。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竞争焦点由用户数量转移到用户时间,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荐算法可以实现个性化推荐有效占领使用时长;此外行业规模扩大,懂战略、懂财务、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管理者尤为重要和稀缺――这也是我选择上财MBA的原因:
全英文的学习让我与外籍客户能够顺利沟通,多维的培养体系让我成为了企业各业务模块的懂行人,更加精准了解行业前沿的人才需求理念和人才培养底层逻辑。无论是创造人才显现的平台、制定内部学习的机制、利用OKR进行目标管理实践,还是看似头疼的与程序员打交道,都让我更加从容和有章法――不断提升全局性思维,从组织的视角,依靠人才落地,逐步解决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喜欢张江吗?当然!
喜欢上财MBA吗?当然!
来张江5年了,亲身感受到了张江这5年来的变化――市容绿化越来越好,高新企业越来越多,年轻人行进的节奏也越来越快。这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程序员节(10月24日),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管理模式。3年前,张江高科技园区升级成为张江科学城,今年4月,320米高的“张江之门”开工建设,1-9月张江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我也觉得“张江是未来上海腾飞的关键”。
“美味不用等”是一家典型的“张江”公司――致力于解决餐厅的效率、管理、营销、成本和顾客就餐体验等方面问题的IT企业,我主要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策划并担任公司内部讲师,我的业务能力正在通过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逐步提升。但个人的成长还是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年通过与各部门的频繁接触,我感觉行业内复合型研发人才还是比较稀缺。其实上海并不缺高级研发工程师,但企业更需要的是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三者同时具备的人才,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团队工作效率和企业业务拓展速度。
很荣幸,上财MBA正在将我打造成为这样的人,远超预期的学习强度让我体验到了辛苦却更幸福的滋味,亚沙等活动更是磨练了我的意志和耐力。入行之后,我也逐渐养成了晨跑或晚跑的习惯,张江艺术公园或者碧波路-郭守敬路-祖冲之路都是不错的地方,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可以帮助我缓解工作压力,静心思考问题。值此2021年入学全国联考即将到来之际,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定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终有一天你会感谢当时努力的自己!
5年前,我怀揣创业的梦想走进了上财MBA,这段时光也成了我最充实、最幸福的一段进取旅程,并最终成就了积极向上的自己。3年前,我把蓝堡选择在了张江,这里地域优势明显,各类高新企业集聚、高端人才汇集,我希望能够让更多高知群体的子女享受到高品质的国际教育和最先进的国际课程。
蓝堡学苑2017年初创,2018年底正式开办,这是一所面向1.5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的专业国际幼托学校。因为拥有先进且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师资、课程优势,虽然成立时间并不长,但蓝堡已经在张江宝爸宝妈中积攒了很高的人气。不得不提的是上财MBA的老师和课程对我的锤炼帮助很大,依靠MBA学习所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商业思维,对于蓝堡的经营和发展我制定了成熟的规划,对未来也抱有相当的信心。
似乎在技术制霸的张江,不懂程序也不通制药的创业者是个另类。但我不这么想,我选择了张江作为事业的起点,张江也给予我充分的回报。对于新兴事物,张江永远用开放、包容的胸襟气魄去迎接和拥抱,这也是我创业的底气和勇气来源――真正把“张江二代”们的上学痛点转为创业项目的亮点。对于代码和医药一窍不通没有关系,其实在张江像我一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创业的前提最重要的不是市场需求,不是资源积累,不是人财物的齐备,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爱,只有真的爱它,你才会每天都能倾尽全力往前走一点,才会不被结果所牵绊,才会不轻言放弃。如果你有梦并且正在逐梦,不妨来张江走走和看看。
全球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创新成果的“原产地”、
成果高效转化的“首选区”
......
张江,承载着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添新动能的重任
于是,“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
成为了张江,也成为了张江上财人最直观的缩影。
相信读完故事的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对在张江的工作增添一份向往!其实,不管压力大或重,任务多或繁,能够作为中国前沿科技变革和创新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能够与张江一同进步和成长,真的很值,也真的很棒!
张江的上财人,只是上财MBA庞大学生和校友群体中的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张江的高速发展付出着汗水和智慧,同时我们也希望上海财经大学MBA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和产教结合等方式服务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为张江,上海乃至中国商业社会建设和商业文明传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