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肖每经编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会议指出,要及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其中提到,增加支农小额贷款,以专项国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贷款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会议内容来看,国内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过,货币政策总体上延续了稳健的基调,充分发挥了直接定向等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优势。完善精准优质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
“此外,会议提到的支农、小额贷款、用专项国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等内容,主要是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解决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融资问题,稳定发展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定就业,加快内需回升。”周对说道。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及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看来:第一,加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支农小额贷款力度,用好普惠的小额贷款支持工具;惠特尼,推动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容、降价。
二是研究金融支持消费和有效投资的措施,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促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
三是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个专项再贷款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为贷款本金提供60%和100%的再融资支持。用好专项国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增强银行信贷能力。
周说,这次会议至少传达了三条信息。一是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倾斜,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二是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总量与结构性工具有机匹配。随着货币总量的适度增加,信贷结构将得到优化,政策的准确性和质量将得到提高。这次会议提到,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融资是非常新的结构性工具;
第三,政策在供需两端发力。一方面减轻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压力和融资问题,稳定发展信心;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也有助于释放潜在的市场需求。
专家:可通过定向降准等缓解银行负债压力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较大,近期国内疫情频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平稳运行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既要坚定信心,又要高度重视和警惕新的问题和挑战。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倡议,部分可以提前实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有效稳定宏观经济市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实现就业和物价的基本稳定。要努力通过稳定市场主体来保障就业,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物流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粮食和能源安全。各部门要以大局为重,主动作为。在督促落实既定政策的同时,要针对形势变化抓紧研究政策方案,及时出台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的措施。各地区也要结合实际,采取减租、免租等切实可行的措施。
周表示,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国内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形势、海外经济复苏、政策前景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托底政策适度加强,对冲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如何平衡短期稳定的经济市场,有效防范潜在风险,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考验智慧。
周表示,要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例如,国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降低RRR、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工具拓宽中小银行的融资渠道,从而有效缓解银行债务压力,降低债务成本等。充分发挥结构性工具的方向性和直接性特点,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惠及实体经济;同时可以降息,促进金融机构挖掘利率改革潜力,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国家商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