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余胜良
来源:
e公司官微 ID:lianhuacaijing
一份名单创造了资本市场近日最火的板块之一,这一板块以大北农、隆平高科为代表。
7日,隆平高科(000998)冲高回落,报收20.15元,上涨2.91%,换手率21.85%,全天成交额42.1亿元。该股盘后数据显示,一家机构买入6593万元,一家机构卖出1.98亿元。另外,深股通买入1.47亿元,同时卖出4937万元,净买入9767万元。
这个板块的引爆点,来自于2019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份名单,“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192个植物品种目录”,真正引起众人
关注
的是排在最后的三个:两个抗虫玉米品种和一个抗除草剂大豆品种,他们均来自国内种业研发机构。
玉米和大豆非常敏感,是主要农作物。这份名单有可能让转基因作物获得商业化。
如果商业化,相关公司将获得巨大利益,这也是炒作由头。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行业专家,对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种子能否获得商业化观点迥然不同。实际上距离商业化的距离还有很关键的几步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曾获得安全证书的水稻转基因,这次不在颁发之列。
安全证书
农业部颁发的这三个安全证书中,重要的是玉米, 大北农的DBN9936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瑞丰生物和浙大的“双抗12-5”玉米,上海交大的SHZD32-01抗除草剂大豆在重要性上比较一般,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豆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在商业化上前景不佳。
目前国内最大的大豆种子公司,年销售额也只有1亿多元。玉米才是众人
关注
的焦点,因为玉米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种植面积大,国内最好的种业公司基本上都和玉米有关。
值得
关注
的是,这次水稻没有获得安全证书。国内有很多科研院所在做水稻转基因研究,包括袁隆平曾支持过转基因水稻。
这无疑对水稻转基因研究是个打击,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一位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和支持者,他三缄其口。
水稻的商业化价值仅次于玉米,所以很多科研院所、育种公司在水稻转基因上储备了一些技术,尽管国家还不允许,实际上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转基因水稻在种植,欧洲数次检测出中国加工水稻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他支持玉米和大豆转基因推广,玉米用于工业加工和饲料,大豆油不含转基因成分,豆粕作为饲料实用,而水稻和小麦要更慎重,特别是水稻,是人体直接食用。
本次农业部公示期自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20日。截至公示期结束,如无异议,以上转基因品种将有机会获批生物安全证书。
中国种业职业经理人张鑫认为,安全评价之后是品种审定,之后才可以获得商业化种植,不管中外种子企业,品种审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没有获得品种审定就无法走入市场。
我国《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审定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没有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未经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均不得商业化种植,玉米、大豆均属主要农作物。
前车之鉴
历史上,就有拿到安全证书的转基因品种,倒在了品种审定的关卡前。
2009年8月17日农业部批准两份转基因水稻和一份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 有效期5年。随后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 “加速实施转基因主粮产业化”,这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显示出国家推进转基因进入主粮的信心。
和本次类似,在2009年证书颁布之初,很多人认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商业化要来了。
但是过去十年,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三个这品种,都倒在“品种审定”关卡前,而水稻本次更是没有一个获得安全证书,意味着距离商业化更远了。
当时有很多公司都在储备转基因技术,比较主要的是奥瑞金种业,2009年获得农业部安全证书的,就是奥瑞金和农科院合作的技术,奥瑞金创始人 韩庚辰介绍了植酸酶玉米的好处,并表示最晚能在2012年内将该品种投入商用。
他们太乐观了。没有等上国内商用,奥瑞金种业2015年还试图进入美国市场,无奈美国就是转基因技术的大本营。现在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奥瑞金种业市值只有
182
1.86万美元。
丰乐种业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种子公司,一度在证券市场被投资者传为“转基因水稻第一股”,2004年该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称“本公司决定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共同组建中科丰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开发抗虫转基因杂交稻新品种。”后来该公司明确停止转基因水稻研究。
格局
“这主要是因为转基因技术研发投入很大,国内公司要想有点成绩,每年得保证有1亿元净投入。”张鑫表示。
能坚持投入的公司不多,他认为本次农业部公布的大北农和浙江大学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位参观过大北农转基因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种子行业利润微薄,很少有公司有能力长期投入,大北农因为做的是其他产业,有能力做投资,这些年在转基因种子行业的投入大概在5亿元-10亿元。
这种投入级别显然和国际巨头没法比,海外巨头因为有知识产权获利丰富,也有能力进行投资,每年在转基因研发上的投入都是数亿美元。
著名种子行业专家刘石认为,如果转基因市场放开,应该先给国内企业一段时间,然后再开放给外资。
以前为了保护种子行业,海外种业公司进入中国,中方要处于控股地位,比如登海种业2003年和先锋种业合资,就成为登海种业多年来的利润来源。不过现在已放松了外资种业公司持股比例限制。
7日,登海种业继续涨停,盘后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买入2781万元,同时卖出1119万元,净买入
166
1万元;卖一中国银河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卖出22
64
万元。买一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证券营业部买入近3500万元。
2018年年接连出台政策,要取消或放宽种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放宽种业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种植业领域的稻、大豆现阶段仍属禁止外商投资领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将外商投资种业的作物限制范围由“农作物”缩减为“小麦、玉米”,要求中方持股比例不低于34%。
这也就意味着,能搭车获益的中方公司少了。
在海外巨头中,重要的市场玩家有三个,国际巨头先正达已经被国内央企收购,吞并孟山都的拜耳有技术优势,囊括杜邦先锋的科迪华有市场优势。但是科迪华的市场先机可能已经很难。之前科迪华下属的先锋种业和国内两家种子类上市公司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合资,推广先玉335,获得巨大成功,不过现在随着先玉335市场衰退,科迪华的市场地位有所下降。
他认为,不管从哪方面看,先正达将会占据优势。这点和张鑫的看法相同,张鑫认为孟山都和中种集团的合资公司,开拓市场并不成功,遭遇水土不服。先正达很可能获得先机。
先正达是最早进行生物育种的公司之一,早期推出过全球首个转基因番茄产品,后因战略调整在转基因方面落于孟山都之后。在北京建立了全球第二个生物技术中研发心,近年研发投入占比不断增大15年达到10%。
针对证券时报关于农业部最新安全目录影响的询问,科迪华方面回应称,
政府
方面没有进步一通知,也不便评价,公司方面在国内没有转基因方面的数据和试验,也没有制定该方面的规划和预演。
优势
“一旦放开转基因,很快就能占领市场,主要是因为转基因玉米抗虫和抗药的特性,可以节省大量劳力。”刘石介绍,种子行业将转基因的某个技术表现称为“性状”,目前转基因的其他十多个性状。在中国因为杂草不多,抗虫更为重要。
获得抗虫能力之后,由于植株长势比较好,自身能力增强,对其他病虫害的能力也会提高。黑龙江有5-6%的单产提高,吉林和辽宁可以提高10%。
刘石认为,转基因的优势除了产量,主要在耕作方面,大面积耕作需要考虑人工成本和操作简便性,节省人工效应会很明显。
“转基因很快就能推广开,主要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价格很敏感,谁能降低成本,农民就会用谁的产品。”张鑫表示。
刘石表示,一旦转基因推广开来,那些本不愿意用转基因的农户,也可能会被迫使用转基因,特别是散耕地块更为明显,一旦有人使用抗虫种子,害虫不喜欢吃这些农作物,就会转移到没使用抗虫转基因种子的农田里,造成灾害加剧。
中信证券分析师盛夏认为, 种子涨价带动行业扩容。由于可节省杀虫剂的投入、人工投入并改善产量,转基因玉米种子定价较传统杂交种子高,国外一般溢价30%。他认为这也会使国内种子行业利润更丰厚,更为集中。
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转基因推广开,并不一定会是少数几个厂家横扫一切,主要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土质不同,不同气候适合不同农作物成长,多家公司可能会各有所强。
想探究未来谁会是胜者,需要了解转基因的产品特性,转基因转的是产品特性,如果原来的植株本身就强壮、扛倒伏、产量高,那么在这些植株之上再使用转基因技术,就能锦上添花,如果原来的植株就质量不佳,转基因就是表达充分,农作物表现也不会好。
所以这需要原来的育种技术就比较好,原来在市场中取胜的公司,也很容易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有优势地位,有一定技术储备的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获得新技术,当然有能力自己研究更好。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稳定性,拥有转基因技术,但不一定能在推广中取得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技术稳定性不够,在终端种植中影响产量。当然还有很重要的是市场推广能力。
争议
关于最终市场能否放开,业内其实很有争议。
刘石认为
政府
会放开主要农作物转基因种植,
政府
863计划开始,30年来
政府
都在支持转基因研究。
我国
政府
对转基因作物研究真正发力是在2008年,当年7月9日,国家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启动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刘石认为,
政府
应放开另外一个原因是粮食安全问题,牵涉到全球竞争力,能提高竞争力的都应该支持,这也跟
政府
藏粮与“技术”的政策转换相符。
另外,中国一直是转基因农作物进口大国。2012年,农业部公布自2004年以来中国进口的各类转基因农产品。至目前为止共有
79
批产品获得安全证书,其中有37批产品的证书在有效期内。
截至2019年年初,农业部批准清单上的进口转基因生物已达31种,涉及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四个大类。
在这个名录上的转基因产品才可以进口到中国来,前些年曾经有新转基因产品没在名录中,我国最终退货。
刘石认为,这就形成一个悖论,海外的可以进口,国内不能种植,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棉花在我国早就开始商业化种植不同,长期以来,我国
政府
对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的商业化种植一直非常谨慎。
张鑫认为,目前不具备转基因农作物大规模推广的基础,主要因为中国不缺少粮食,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产量本身就不低,农产品价格长期比海外高,进口粮食更划算,进口1亿多吨农产品中8000万吨都是大豆,而大豆在我国没有优势,产量低经济效益也不好。
“2017年之前一号文件都提到转基因,2017年之后,只有2019年提到一句,还是说要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张鑫表示,现在主要是农业部科教局和科研机构在推动。
坊间有个说法,称放开转基因可以对付草地贪夜蛾,去年草地贪夜蛾在海南造成重要破坏。
张鑫认为做这种判断还为时过早,主要是因为草地贪夜蛾是热带害虫,到了北边是否还有这样的危害性还有待观察,他认为此前政策一般都是发生之后再去应对。据了解,目前有应对草地贪夜蛾的转基因技术。
记者观察:
转基因的准生证有多难
如果总是研究,而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就像一个人老做梦永远无法实现一样,对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转基因就处于国家早早鼓励,但是一直无法走出实验室的状态。
政府
在转基因上的审慎态度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也和整个舆论环境有关,这些年转基因的名声不好。 转基因在中国耸人听闻,被安上各种吓人的名头,如果科学家支持转基因,一般也很容易被安上一个不负责任的名头,因为这些科学家就是靠这些技术吃饭,如果这些技术不能被应用,饭碗就端不牢了。不过这项技术在海外已推广多年,如有问题,当然早就爆发了出来。很难相信那些科学家要冒让自己族人灭绝的风险。
10年前,2个水稻和一个玉米转基因技术发放安全证书,最终没有通过审定,这当然会打击从业者的士气。十
三五
规划中关于国产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方面的原文描述是“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
如今十
三五
就剩下一年了。如果今年再没什么结果,舆论政策环境再有什么变化,估计科研产业人士又要很长时间等待了。
所以当去年年末又有三个产品发放安全证书,市场给了这么激烈的反馈。众人没有注意到水稻转基因没有被列入,估计有很多科研工作育种者内心焦虑了。
公众和科学家在转基因推广上针锋相对,距离科学家距离近的群体一般会偏向推广转基因,这和公众的观感很不相同。
科学界一般会认为转基因不是安全问题,更多是社会伦理问题。
业内担忧的不是转基因实用的安全问题,而是基因漂移问题,就是使用转基因的农作物种植后,将这种转基因的特性转移到周围的其他作物上,这是群体的遗传变异转移到另外一个群体,这种情况的危害很有点像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多了病毒就对抗生素产生抗体,就要加大剂量,有些抗生素就没用了。基因漂移一旦漂移给周围的杂草,杂草获得抵抗草铵膦、草甘膦的能力,那么这些农药就要退休了。
现在生物育种行业用转换特性的方式来避免杂草获得转基因漂移。
就在公众讨伐,
政府
限制转基因之时,民间已悄悄急行军了。不仅仅是水稻,据了解在东北已有相当数量转基因玉米在种植,一旦农民主动种植就很难禁止,实际上已很难禁止了,有些种子公司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悄悄的推出这些产品迎合市场,而正如上文专家所言,民间一旦有人使用,其他人也只有跟进。
在没有获得审定之前,这些都是非法,也是国家命令打击范围,但这种打击的效果如何很难界定,这也是
政府
要加快解决的问题之一,一张准生证就能解决这些问题。